我的母親我的媽

這兩天,每天給媽媽打幾遍電話,是想媽媽、擔心媽媽了。

點開手機想找一張媽媽的照片,卻發(fā)現(xiàn)一張也沒有。前些天晚上回家想給她照一張,媽媽卻說:“老都老了,還照什么。”可是,當我的媽媽到廠家去看做饅頭機器的時候,人家說她:您老人家了,還操心這么累的活干嘛?那個時候的她,臉上總洋溢著青春的笑容,充滿年輕人的朝氣。

媽媽在我心目中總是如鐵人一般,性格里有著男人的大氣和魄力,急躁的時候感覺能抓住一陣風。媽媽雖然讀書不多,但是她的祖輩們卻有很多人滿腹經(jīng)綸,只是她相不中外公只讀詩書不問農桑的書生氣,欣賞姑奶奶當姑娘時那種為追尋新生活,毅然離開父母兄弟追隨南下部隊的魄力。

媽媽從小就教育我們,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,而且只要選擇就必須做好。做人要大度,不要計較細枝末節(jié);人需節(jié)儉,但是節(jié)儉不小家子氣;大氣對別人,最好給家人;頭腦要靈活,遇事往前看;心胸要寬廣,多記別人好,當遇到不快的時候,在心里細數(shù)他人的好,學會自我調整。

三十多年來,她不僅這樣教育著我們,也用自己的行動不斷感染著我們。一個月前,她說她想把做老面饅頭的手藝再撿起來,雖然我告訴自己,只要是她想做的事情我都不折不扣地支持,但是我知道這事情太累人。我打小的時候就看見媽媽做老面饅頭,知道從做酒糟,到做老面酵子、和面、發(fā)酵、打堿、醒面,上屜…這是一個繁瑣的過程,最關鍵的是發(fā)酵,太難控制溫度和時間了。

以前我們只是家里自己做了吃,時間長短無所謂??墒乾F(xiàn)在想把這手藝演變成生意,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,更何況,這需要每天很早就起床,我媽她那快七十歲的身體能吃得消嗎?

當媽媽第一個告訴我的時候,我真的很為難,但我堅決地說了“不”。因為我的態(tài)度明確,哥哥姐姐更是強烈反對。就在一家人的反對聲中,我的媽媽卻開始向別人打聽做饅頭的一系列機器,向有經(jīng)驗的人咨詢操作機器的方法,凌晨起床去做饅頭的地方取經(jīng)學藝。有這樣一個執(zhí)著的老媽,我還能有什么辦法?

于是,姐姐從實體店和網(wǎng)上給她賣回了做饅頭需要的所有機器,在電腦上演示每種機器的操作方法給她看,也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講解給她聽。既然攔不住就全力支持,那就給她需要的一切物質和精神支持。

經(jīng)過一個星期的籌備,媽媽開始了她的晚年創(chuàng)業(yè)夢想。因為第一次操作機器,第一次和那么多的面粉,老面酵子的使用量,堿的使用量都沒有把握好,最后發(fā)酵的不是很好。哥哥提議再加一些安琪酵母催催,可是媽媽堅持即使失敗也不用,嚴格堅持自己的酒糟老面。因為發(fā)面差火候,做出來的饅頭大小不一,外觀不是很好看,但是有老面的香味,還有揉面機揉出來的勁道卻非常好,好多品嘗者都說找到了過去吃的饅頭滋味。

媽媽在電話里自豪地告訴我,一家餐館買了一次又來買第二次。聽了媽媽在電話里自豪又有點遺憾的聲音,我內心五味雜陳。我真不希望媽媽這么辛苦,可是這些年這門手藝一直是她念念不忘的,我不想媽媽的晚年生活有任何遺憾,在我的能力范圍是無條件的支持、滿足她。

第二天我再打電話,媽媽很開心,說上午十點不到,饅頭和臘肉包子全部賣完了,還有人想要只能等明天了。我聽了也很高興,但心里總有那么一點說不出的酸澀。

祝福我的媽媽身體健康,長命百歲。

?

宜昌公司磷銨廠杜巧玲供稿(作于2019年3月25日)